在约翰福音6中,耶稣对Exodus 16中的故事进行了一些直接和间接的提及,该故事描述了上帝为旷野的以色列人提供甘露。这是关键相似之处和耶稣的解释的细分:
* 人群的标志请求(约翰福音6:30-31): 人群问耶稣:“那你做什么迹象,我们可能会看到并相信你?你做什么工作?我们的父亲在旷野吃了甘露;正如书写的那样,'他给了他们从天上给他们的面包吃东西。'''
* 引用出埃及记16: 他们直接将甘露从天上引用,是上帝祖先的力量和供应的标志。他们希望耶稣表现出类似的奇迹来证明自己。
* 耶稣声称天父从天上赋予了真正的面包(约翰福音6:32-33): 耶稣回应说:“确实,我对你说,不是摩西给你的面包,而是我父亲从天上给你真正的面包。因为上帝的面包就是从天上降下来并赐给世界的生命。”
* 重新定义面包: 耶稣巧妙地将注意力从物理甘露转移到了精神面包,声称他的父亲是提供“真实”面包的人。他减少了摩西在提供甘露的作用,强调了最终的来源是上帝。
* 耶稣宣布自己是生命的面包(约翰福音6:35): 耶稣说:“我是生命的面包;无论谁会来找我,谁相信我永远都不会渴。”
* 精神营养: 耶稣将自己等同于面包,表明他是满足人类灵魂最深层需求的精神营养的根源。这超出了身体的寄托。
* 与耶稣相比的甘露(约翰福音6:49-51): 耶稣与他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说:“你的父亲在旷野里吃了甘露,他们死了。这是从天堂降下来的面包,以便一个人可以吃它而不是死了。我是从天堂里掉下来的活面包。如果有人吃这个面包,他会永远生存。
* Manna的限制与耶稣的永生: 耶稣强调甘露是暂时的,无法防止死亡。相比之下,他为“吃掉”他的人(即相信他并获得赋予生命的力量)提供永生。
* 肉作为面包: 他将他的肉作为面包的提及,他将为世界的生命所赋予的面包,预示着他将在十字架上做出的牺牲。
* 吃他的肉并喝血(约翰福音6:53-58): 耶稣继续说:“真的,我对你说,除非你吃了人的儿子的肉,喝着他的鲜血,你没有生命,无论谁在我的肉上喂食,喝我的鲜血都会永生,我会在最后一天抚养他。我的肉是真实的食物,我的鲜血是真实的。父亲,无论谁喂我,他也会因为我而生。
* 与基督的交流/联盟: 这是话语中最具争议的部分。虽然可以象征性地解释,但它强调了与基督建立永恒生活的深层,亲密的结合的必要性。许多基督徒将此与圣餐的圣礼联系在一起。
比较中的关键主题:
* 从身体到精神的过渡: 耶稣利用身体的甘露作为出发点,介绍精神营养和永生的概念。
* 耶稣作为成就: 他将自己表现为实现甘露预示的诺言。他是天上真正满足人类心脏饥饿的真正面包。
* 信念的重要性: 这段经文强调了对耶稣的信仰的必要性,作为接受永生的手段。吃“生命的面包”与相信他并获得恩典有关。
* 永恒与时间: 耶稣将甘露提供的暂时满足与他所提供的永生相比。
总而言之,耶稣对出埃及记16中的甘露的提及是一种强大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神圣起源,他作为精神生活的源头以及对他的信仰的必要性。他将“面包”的概念从单纯的身体寄生到对精神营养和永生的深刻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