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怜悯的概念,特别是对“被选民”的概念(通常指希伯来语圣经/旧约中的以色列人/犹太人)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人。以下是一些显着特征,这些特征证明了这种怜悯,以及要考虑的重要差异:
1。盟约和宽恕:
* 盟约本身: 与亚伯拉罕(创世记12、15、17)建立盟约,后来与摩西重申(出埃及记19-24)是上帝的恩典和不应有的恩宠的一种行为。 上帝选择与特定的人建立特殊的关系,提供保护和祝福。这被视为一种怜悯的行为,因为以色列人本质上比任何其他群体都更加应得的行为。
* 不忠后重复宽恕: 希伯来语圣经充满了以色列人通过偶像崇拜,不服从和不公正的实例。尽管如此,上帝还是反复提供宽恕和悔改的机会。示例包括:
* 黄金小牛(出埃及记32): 即使在接受十诫之后,以色列人立即崇拜了一个金色偶像,上帝在摩西代祷后完全摧毁了它们。
* 法官书中的罪,压迫,悔改和拯救的循环: 这本书展示了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以色列人远离上帝,遭受后果,哭泣寻求帮助,然后由上帝通过法官拯救。
* 悔改的预言: 像以赛亚,耶利米和以西结等先知不断呼吁以色列人远离他们的罪过,返回上帝,承诺如果他们这样做,就会承诺恢复和宽恕。
2。从压迫中拯救:
* 埃及的出埃及记: 上帝怜悯的最具标志性例子是从埃及奴隶制解放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记1-15)。 上帝听到他们的痛苦呼声,并有力地干预,以将他们从压迫者中救出。这种救赎行为被视为表明上帝对他子民的同情和承诺。
* 从流亡中拯救: 巴比伦流放(公元前586年)是对以色列人的巨大痛苦和流离失所的时期。 但是,上帝通过以赛亚和耶利米这样的先知承诺,他将把它们恢复到他们的土地上(以赛亚书40-55,耶利米书29:10-14)。在以斯拉和尼希米这样的领导人领导下,流亡者最终被视为对上帝仁慈的应许的实现。
3。提供和寄托:
* 在荒野中提供甘露和水(出埃及记16-17): 在出埃及记之后,在他们在沙漠中徘徊的40年中,上帝奇迹般地为以色列人提供了食物(甘露)和水,在恶劣且无情的环境中维持它们。这被视为神圣的照顾和规定的行为。
* 给予迦南的土地: 上帝答应将以色列人作为一种继承而赋予以色列人的土地(创世记15:18-21,申命记1:8)。尽管涉及战争,但对土地的征服和定居最终被视为满足上帝向他的人民提供房屋和安全未来的承诺的实现。
4。神圣纠正和纪律:
* 纪律是一种爱的形式: 尽管强调了上帝的怜悯,但希伯来圣经也将上帝描绘成他的子民时,当他们摆脱诫命时。该学科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艰难的爱的一种形式,旨在纠正并引导他们回到公义。 谚语3:11-12指出:“我的儿子,不要鄙视主的纪律,也不怨恨他的谴责,因为耶和华纪律是他所爱的人,作为父亲,他所高兴的儿子。”先知还谈到了以色列人的审判时代。
* 由于罪的结果流亡: 巴比伦流放本身通常被解释为以色列人的持续不服从和偶像崇拜的结果。但是,即使在流放中,上帝也提供了恢复的希望,证明他的判断不是最后一句话。
重要的细微差别和考虑因素:
* 正义与怜悯之间的关系: 希伯来的圣经应对上帝的正义与上帝的怜悯之间的紧张关系。上帝既是公正又仁慈的,这些属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他性格的互补方面。上帝的怜悯不会否定罪的后果,但确实提供了宽恕和救赎的机会。
* 上帝怜悯的范围: 尽管“被选民”的概念暗示与上帝有特殊的关系,但也必须注意,希伯来圣经包含暗示上帝关心的段落超出了以色列人的范围。例如,乔纳(Jonah)的故事展示了上帝对宁静城市尼尼微人的同情心。 一些解释认为,以色列的“选择”旨在是一种手段,上帝的祝福和救赎最终将扩展到所有国家。
* 新约观点: 在基督教中,上帝怜悯的概念是福音信息的核心。 耶稣基督被视为上帝的爱与怜悯的最终表达,无论他们的种族或背景如何,都向所有相信他的人提供宽恕和救赎。新约将对上帝盟约的理解扩大,包括所有对耶稣的信仰的人。
* 解释差异: 不同的宗教传统和神学观点可能会对这些段落和上帝怜悯的概念提供不同的解释。必须尊重和批判性地参与这些不同的观点。
总之,希伯来圣经提供了许多对以色列人的怜悯的例子,包括盟约,宽恕,拯救,供应,甚至纪律。但是,重要的是要对这些叙述进行细微的理解,对正义与怜悯之间的关系,上帝对所有人的关注范围以及不同宗教传统中存在的多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