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与罗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着发展,最终从迫害和怀疑转变为接受,最终统治。这是关键阶段的细分:
* 早期迫害(c。30-313AD):
*最初,基督教被视为犹太教的一个奇怪且潜在的颠覆教派。
*罗马当局因拒绝参加帝国邪教(崇拜皇帝为神)而怀疑基督徒,这被视为对国家忠诚的象征。
*基督徒被指控犯有各种罪行,包括无神论,自相残杀(误解了圣体圣事)和秘密的阴谋。
*迫害因皇帝和政治气候而异。一些皇帝,例如尼罗(Nero)和戴克里(Diocletian),发起了广泛而残酷的迫害,而另一些皇帝则更加宽容。
*尽管受到迫害,但基督教仍在整个罗马帝国中继续蔓延,吸引了所有社会阶层的追随者。
* 耐受性(313 AD):
*君士坦丁皇帝在公元313年发布了米兰的法令,该公元在整个罗马帝国中赋予了宗教宽容。这有效地结束了国家赞助的基督徒的迫害。
*君士坦丁决定的原因是辩论的,但这通常归因于他的信念,即基督教神帮助他赢得了一场关键的战斗,以及关于统一帝国的政治考虑。
* 青睐和建立(约公元313-380):
*君士坦丁和随后的皇帝对基督教越来越恩宠。
*他们为教会提供了财政支持,授予了神职人员的特权,并建立了教堂。
*基督教符号和主题开始出现在帝国造币和其他官方背景下。
*西奥多修斯皇帝在公元380年与塞萨洛尼卡的法令一起使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宗教,实际上有效地禁止了其他宗教。
* 优势和影响力(c。380公元开始):
*以基督教为国家宗教,教会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教会在塑造罗马法,文化和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马主教(教皇)逐渐成为西方教会的领导人,具有相当大的精神和政治权威。
*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的衰落使教会在维护罗马文化和提供稳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种关系始于怀疑和迫害,演变成宽容,然后,随后君士坦丁的conversion依正式奉献,最终导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及其后继国家的主要宗教。这种转变对教会和西方文明的过程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后果。